他是内娱第一花美男,因为太漂亮被全国观众写信抵制,差点被换角
如今许多观众提到唐国强老师演绎的诸葛亮,都会赞不绝口,他将这一历史人物的壮志和遗憾演绎的淋漓尽致。
但许多观众不知道,当初唐国强要演《三国演义》里的消息一出,就遭到了全国观众的联名抵制,根据王扶林导演所说,许多观众直接写信到广电局投诉。
抵制的原因很简单:这张脸(唐国强)太漂亮,演不了智慧的化身诸葛亮!
其实刚开始唐国强拍的几部片子给观众的印象还是非常阳刚和正气的,比如《南海风云》、《走在战争前面》、《小花》等,属于英气的漂亮。
直到《孔雀公主》的播出,他在里面饰演傣族王子,过分秀气的样貌深入人心,也是因为这部剧,他“奶油小生”的称号被放大。
起初是因为他皮肤白皙、长相精致,又喜欢吃奶油蛋糕,被合作演员陈冲戏称为“奶油小生”。
后来随着唐国强越来越火,名气越来越高,这一词成了形容具有柔美气质男演员的常用语。包括后来的陆毅也被叫过这个称号。
如果用现在的话来理解这个词,跟“小鲜肉”、“流量明星”代表的含义差不多,相当于现在的鹿晗、肖战等。
之后唐国强也演了许多作品,比如《四渡赤水》、《高山下的花环》,扮相都相当帅气,可是依旧不如“奶油小生”的标签来的深刻。
因此,唐国强准备在《三国演义》里饰演诸葛亮的消息一出,立刻引发争议。
在那个没有网络水军的年代,这是一场真实存在的民间抗议。观众难以接受一个以“奶油小生”形象闻名的演员,来诠释他们心目中睿智沉稳的蜀汉丞相。
制作团队承受着巨大压力,甚至一度考虑换人。
有观众这样说:唐国强演诸葛亮的炸裂程度,放到现在——堪比让鹿晗出演诸葛亮!
投诉?必须投诉!抵制?必须抵制!
转机来自总导演王扶林的坚持。
面对汹汹舆情,这位独具慧眼的导演力排众议:“唐国强不仅有文化底蕴,还有演技,形象气质都与诸葛亮契合。”
在王导看来,诸葛亮的魅力不仅在于智慧,还在于其“身长八尺,面容俊朗”的史书记载,而唐国强的俊美非但不是障碍,反而是加分项。
他说:“我看到的不是他的外貌,而是他内心的智慧和表演的潜力。”
被推上风口浪尖的唐国强没有辩解,而是选择用行动回应。
他闭门数月,沉浸在《三国志》《诸葛亮集》等古籍中,一笔一划地手写人物小传,从诸葛亮的少年抱负到晚年悲怆,梳理出完整的心路历程。
据剧组人员回忆,唐国强房间的灯光总是最晚熄灭,案头堆放的史料笔记厚如砖块。
屏幕上那个羽扇纶巾、眼神深邃的诸葛孔明,最终用实力征服了所有质疑者。
特别是“七擒孟获”中的睿智从容,“空城计”中的泰然自若,“五丈原”中的悲怆苍凉,唐国强用层次丰富的表演诠释了诸葛亮从青年到晚年的完整人生。
为了演好晚年的诸葛亮,他跟着导演一遍遍走着剧中的“五丈原”这些地方,从中体会到了晚年诸葛亮的孤独,在采访中,唐国强直言:
“晚年的诸葛亮,身上有那种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孤独感,不再以成功失败论英雄,而是要完成自己的道德人格,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当剧中诸葛亮星落五丈原时,无数观众为之泪下——这其中,就包括曾经写信抵制他的那些人。
《三国演义》剧组为了渲染出英雄落幕的氛围,特地买了一吨的纸钱,观众看着满天飞舞的纸钱,那种历史的苍凉感油然而生。
“创业未半、中道崩殂......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些本属于历史书上的文字,在这一刻被具象化了。
《三国演义》播出后获得“飞天”、“金鹰”,“五个一工程”等多项大奖,唐国强被评为“电视十佳演员”、“首届全国百佳电视工作者”。
同时,这部剧也成为了唐国强演艺生涯的分水岭。他成功撕掉了“奶油小生”标签,向业界证明了自己驾驭复杂历史人物的能力。
从此,他的戏路越走越宽:从春秋时期的郑庄公到一统天下的秦始皇,从唐太宗到宋仁宗,从雍正皇帝到现代伟人毛泽东,几乎演遍中华五千年历史。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唐国强在《长征》《延安颂》等剧中塑造的毛泽东形象,再次展现了他超越外形的演技功力。
他不仅捕捉到了伟人的神态举止,更深入其内心世界,呈现出一个有血有肉、充满人性深度的领袖形象,这与他当年演绎诸葛亮时的艺术追求一脉相承。
从因美貌被质疑,到凭演技封神,唐国强的艺术之路见证了中国观众审美趣味的成熟——从注重外表到欣赏内涵,从单一期待到接纳多元。
当然,被欣赏、接纳的背后是实力。
他的经历也证实了一个亘古不变的道理:好演员最终靠的是文化修养和艺术沉淀,而非一时颜值。
今天当我们回看94版《三国演义》,很难想象:当年竟有人质疑唐国强的诸葛亮!
屏幕上的他已然与那个“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蜀汉丞相合二为一,成为几代人共同的文化记忆。
这段从“奶油小生”到“千古名相”的逆袭之旅,不仅是一个演员的自我证明,更是一场关于表演艺术本质的生动启示:真正的演技,永远能够超越皮相,直抵灵魂。
我要说的就是这些。
武汉配资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