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日,美越双方握手签署贸易协议的消息还占据着国际新闻头条。
仅仅五天后,越南工贸部便突然宣布对华征收高达27.83%的反倾销税,立即生效,为期五年。
这记迅雷不及掩耳的操作,吸引了全球的目光。
这并非越南心血来潮,回溯到今年3月,越南已经对中国同类产品实施了为期120天的临时反倾销税。如今这份五年期的征税令,不过是临时措施的正式升级。
短短数日,从拥抱美国市场到对中国钢铁亮出关税利剑,越南的步调为何切换如此之快?
美越协议的“甜蜜”与“利刺”
要理解越南的对华加税,美越几天前达成的协议是关键背景。
此前特朗普政府威胁对越南商品加征高达46%的“对等关税”,这对经济高度依赖外贸,出口占GDP约85%、且美国是其最大出口市场的越南而言,无异于晴天霹雳。
耐克、阿迪达斯等巨头在越南的庞大产能,使得越南承受不起这样的打击。
经过谈判,越南成功将大部分输美商品的税率降至20%,代价是对美国商品全面开放市场,实行零关税。
这表面看是“成功止损”,但协议中隐藏的一根“利刺”却直指第三方,针对所谓“转口贸易”,即原产于他国、经越南转运至美国的商品将面临高达40%的惩罚性关税。
尽管原产地认定规则尚未细化,但其意图明显,大量外媒将该协议解读为旨在堵住中国企业利用越南“曲线救国”进入美国市场的路径。
西方分析普遍认为,越南近年来对美贸易的快速增长,很大程度上正是受益于中美贸易摩擦下产业链从中国的转移。如今这条通道被美越联手筑起高墙。
协议刚签,越南总理“不伤及其他市场”的承诺言犹在耳,现实却已转向。这究竟是越南在强权压力下的无奈妥协,还是其主动的战略选择?
越南的“两面”
根据外媒报道,越南工贸部7日在声明中说,对原产于中国的部分热轧卷钢产品征收高达27.83%的反倾销税,新反倾销税措施6日起生效,为期5年。
而在今年3月份时,越南工贸部3月,就对同类商品加收了反倾销税,为期120天,这一次的公告就是上一次的延续。
越南对华钢铁加征反倾销税的行为,在经济逻辑上呈现出显著的矛盾。越南长期是中国钢铁最大的海外买家。2024年,中国向越南出口钢材高达1273.8万吨,占中国钢铁总出口量的11.5%,其重要性远超其他市场。
这些钢材是支撑越南制造业,特别是出口加工业运转的重要“原材料血液”。
然而,这根关键的“输血管”正被越南自己逐步收紧。兰格钢铁研究中心副主任葛昕提供的数据揭示了急剧变化,在2025年前5个月,中国对越钢材出口量同比下降25.9%,这与2024年同期83.9%的惊人增幅形成鲜明对比。
一面是越南产业对中国原材料的深度依赖难以迅速摆脱,一面是不断加码的关税壁垒,越南似乎正经历一场艰难的“产业断奶期”。
越南之所以这么做目的,一方面是为了保护本国尚在成长中的钢铁产业,另一方面则是试图通过提高成本门槛,倒逼国内产业升级,减少对初级工业原材料的进口依赖,向附加值更高的产业链环节攀升。
这种既要依赖又要抵制的做法,深刻反映了越南在当今复杂地缘政治经济格局中的微妙处境。它渴望抓住产业链转移的机遇,吸引外资,却又担忧经济过度依赖某一方。
此次越南与美谈判,从一开始嘴硬要“维护公平”,到最终放开国门。可以看出越南希望借助美国市场提振经济,但又警惕沦为大国博弈的棋子。
对华加税这把双刃剑,最终成效几何?还很难说,不过中国早已做好了准备。
中国的应对
面对美越协议中对中国不公平的部分,中国商务部迅速回应,表示正评估影响,坚决反对任何牺牲中方利益的交易,并将采取必要措施维护自身权益。
这并非仅外交官话,中国钢铁出口在2024年创下1.1亿吨的历史第二高位,成为支撑国内钢厂在需求疲软背景下维持运转的重要力量。越南市场的收缩无疑带来挑战,但中国钢企并非无路可走。
早在上次3月份越南对华征收反倾销税之前,中国钢铁产业就在积极进行一场面向全球的“战略大转身”,以投资替代贸易成为新趋势,一众国内钢企纷纷加速了海外布局的步伐。
恒星科技宣布在越南投资近1000万美元,建设年产15万吨高性能预应力钢绞线项目,这样一来既避开了反倾销税,又避开了“转运税”。
宝钢股份也与沙特阿美合资,在沙特打造年产250万吨直接还原铁、166.7万吨钢、150万吨厚板的全流程钢铁基地,这是宝钢首个海外绿地项目。大名鼎鼎的攀华集团也瞄准了菲律宾市场,规划每年100万吨的镀锌和彩涂卷产能。
当下,从东南亚的越南、印尼、菲律宾,到中东的沙特,再到北非的埃及,中国钢铁产能正通过直接投资的方式,深入当地市场,有效规避贸易壁垒,实现更可持续的发展。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副会长骆铁军提出的“促高端、稳丝路、严监管”九字方针,清晰勾勒出行业未来的出口导向。
中国钢铁行业要减少出口内卷,将资源和精力投向高技术含量的钢铁产品研发与生产。同时持续深化与丝路沿线国家,特别是东南亚、非洲、中东等新兴市场的合作,构建更稳固多元的出口网络。
对于自身,中国钢铁企业也需加强行业自律和出口秩序管理,确保产品质量,遵守国际贸易规则,维护中国钢铁的整体形象和长远利益。
可以看出,尽管越南试图筑起关税壁垒,但中国钢铁企业已经凭借前瞻性的布局和灵活的策略,打开了更多通往世界市场的大门。
越南在美中两大经济体间的辗转腾挪,是其追求自身发展空间、谋求利益最大化的现实写照,也透露出作为新兴经济体面临大国压力时的复杂心态。
对中国而言,越南的“变招”也算为一剂清醒剂。它凸显了过度依赖单一市场的潜在风险,也印证了持续推进产业升级、构建多元化国际市场布局的战略意义。无论是钢企加速海外建厂落地生根,还是持续向产业链高端跃升,都展现了中国制造业在外部压力下强大的适应力与生命力。
参考资料
美越达成协议限制转口贸易,中国钢铁出口影响几何 第一财经2025-07-04
东南亚监管趋严 越南对中国部分热轧卷钢产品徵收反倾销税 中时新闻网2025/07/07
武汉配资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